技術文章
微機控制電液伺服壓力試驗機的維護與保養
微機控制電液伺服壓力試驗機是材料力學性能檢測的核心設備(如混凝土、金屬、復合材料的抗壓 / 抗折試驗),其精度和穩定性直接依賴于規范的維護與保養。以下從主機、液壓系統、電氣控制系統、微機軟件四大核心模塊,結合 “日常 - 定期 - 專項" 周期,詳細梳理維護要點:
一、主機部分維護(核心:防磨損、保同軸、穩結構)
主機是力傳遞與試驗執行的載體,重點關注機架剛性、壓頭 / 工作臺精度、導向機構潤滑。
1、日常維護(每次試驗前后)
1.1清潔除塵:用干燥軟布擦拭工作臺、壓頭、導向柱表面,Q除試件殘渣(如混凝土碎屑、金屬粉末),避免殘渣嵌入導向間隙導致磨損;若有油污,可用中性清潔劑(如酒精)擦拭,禁止用腐蝕性溶劑。1.2外觀檢查:檢查機架、橫梁、立柱是否有變形、裂紋;檢查壓頭(如球鉸壓頭、平壓頭)是否有崩缺、劃痕,若表面損傷需及時更換(否則會導致受力不均,影響試驗數據)。1.3A全部件檢查:確認A全防護罩(若有)是否完好、急停按鈕是否靈敏(按下后設備應立即斷電停動)。
2、定期維護(每周 / 每月)
2.1緊固檢查(每周):用扳手檢查立柱螺母、工作臺固定螺栓、傳感器連接螺栓是否松動(長期振動易導致螺栓松脫,影響力值傳遞精度),若松動需按設備說明書扭矩要求擰緊(禁止過度擰緊導致螺紋損壞)。2.2導向機構潤滑(每月):向導向柱(或導軌)的潤滑脂嘴注入Z用潤滑脂(一般為鋰基潤滑脂,型號參考設備手冊),每次注入量以油脂從間隙溢出少量為宜,避免過多油脂吸附灰塵;潤滑后手動推動橫梁或壓頭,確保運動順暢無卡滯。2.3傳感器維護(每月):檢查壓力傳感器(核心精度部件)的信號線接頭是否牢固,表面是否有油污 / 破損;禁止碰撞傳感器(傳感器過載或沖擊會導致Y久精度損失),若發現傳感器數值漂移(如空載時力值不為 0),需暫停使用并校準。
3、專項維護(每年)
3.1同軸度校準:設備長期使用后,壓頭與工作臺的同軸度可能偏差(導致試驗件受力偏心,數據失真),需按《試驗機通用技術要求》(GB/T 2611-2021)進行同軸度檢測:將標準圓柱形試件置于工作臺中心,施加小量程力(如額定力的 10%),觀察試件是否均勻受力,若偏差超差,需調整工作臺或壓頭位置(建議由專業人員操作)。3.2易損件更換:更換磨損嚴重的導向套、密封圈(如工作臺與油缸連接的密封圈),避免出現間隙過大或漏油。
二、液壓系統維護(核心:控油質、防泄漏、穩壓力)
液壓系統是動力源(提供試驗所需壓力),包括液壓泵、伺服閥、油缸、液壓油、濾芯、油管等,油液清潔度和系統密封性是維護關鍵。
1、日常維護(每次試驗前)
1.1油位與油色檢查:觀察油箱油位計,油位需在 “Z低" 與 “Z高" 刻度之間(油位過低會導致液壓泵吸空,產生氣蝕;油位過高會導致油溫升高);檢查油色:正常液壓油為淡黃色(或設備手冊指定顏色),若油色變深(褐色)、渾濁或有雜質,需立即更換。1.2泄漏檢查:檢查油管接頭、油缸活塞桿、伺服閥接口是否有漏油痕跡,若發現漏油:(1)接頭漏油:先緊固接頭,若仍漏則更換密封墊圈(需與油管規格匹配);(2)活塞桿漏油:更換油缸前端的防塵圈和密封圈(避免液壓油污染,同時防止灰塵進入油缸)。1.3油溫檢查:開機后運行 10 分鐘,用手觸摸油箱外壁,油溫應在30~50℃ 之間(若油溫過高,可能是冷卻系統故障或油液黏度不符,需停機排查)。
2、定期維護(每月 / 每季度)
2.1濾芯更換(每 3 個月):液壓系統有吸油濾芯和回油濾芯,需定期更換(具體周期參考設備手冊,若試驗頻率高可縮短至 2 個月),防止濾芯堵塞導致油路壓力損失、伺服閥磨損;更換時需停機、泄壓,禁止帶壓操作。2.2液壓泵與伺服閥檢查(每月):開機后聽液壓泵運行聲音,正常應為均勻 “嗡嗡" 聲,若有尖銳噪音或異響,可能是泵內磨損或吸空,需停機檢查油位和濾芯;觀察伺服閥動作是否平穩(通過微機控制橫梁升降,若有卡頓或速度波動,需檢查伺服閥供電或清潔度,伺服閥為精密部件,禁止自行拆解,需聯系廠家維修)。
3、專項維護(每 6~12 個月)
3.1液壓油更換:(1)停機并釋放系統壓力(打開泄壓閥),將油箱內舊油C底排空(包括油缸和管路內的殘油);(2)用新油沖洗油箱內壁(若內壁有較多雜質,可用綢布擦拭);(3)加入符合設備手冊要求的液壓油(常用型號為 46# 抗磨液壓油,低溫環境可選 32#),加油時需通過濾油機過濾(過濾精度≥10μm),避免新油帶入雜質;(4)加油后開機空載運行 15 分鐘,排出管路內的空氣(若有氣泡,會導致壓力波動)。3.2油缸維護:拆卸油缸,檢查活塞桿表面是否有劃痕、銹蝕(若有輕微劃痕,可用細砂紙(800# 以上)打磨;嚴重時需更換活塞桿);更換油缸內的密封件(建議使用原廠密封件,避免規格不符導致泄漏)。
三、電氣控制系統維護(核心:防短路、保通訊、穩供電)
電氣系統包括控制柜(含 PLC、伺服驅動器)、伺服電機、接線端子、線纜等,直接影響設備的控制精度和A全性。
1、日常維護(每次試驗前)
1.1電源檢查:確認供電電壓(一般為 380V 三相電)穩定,接地電阻≤4Ω(接地不良會導致設備干擾,影響數據采集);檢查電源插頭、線纜是否有破損,避免短路。1.2控制柜清潔:用吹風機(冷風檔)清理控制柜內灰塵(灰塵堆積會導致元件過熱燒毀),禁止用濕布擦拭電路板。
2、定期維護(每月 / 每季度)
2.1接線端子檢查(每月):打開控制柜,檢查 PLC、伺服驅動器、傳感器的接線端子是否松動(長期振動易導致端子松脫,引發通訊故障或控制失靈),用螺絲刀逐一緊固(緊固時需斷電,避免觸電)。2.2伺服電機維護(每季度):檢查伺服電機的散熱風扇是否正常轉動(風扇故障會導致電機過熱),電機外殼是否有異響、振動;清理電機表面灰塵,檢查電機接線盒內的接線是否牢固。2.3絕緣檢測(每季度):用兆歐表檢測伺服電機、電源線的絕緣電阻(絕緣電阻應≥0.5MΩ),若絕緣電阻過低,需排查線纜是否破損或受潮,避免漏電風險。
3、專項維護(每年)
3.1元件老化檢查:檢查控制柜內的繼電器、接觸器觸點是否有燒蝕(若觸點發黑、變形,需更換元件);檢查電容是否鼓包(電容老化會導致供電不穩定),及時更換老化元件。3.2接地系統檢測:重新測量設備接地電阻,確保符合A全標準(≤4Ω),若接地電阻超標,需檢查接地極是否銹蝕,B要時重新制作接地極。
四、微機與軟件維護(核心:保數據、防故障、穩通訊)
微機(含數據采集卡)和控制軟件是設備的 “大腦",負責數據采集、試驗控制和結果分析,維護重點是數據A全和軟件穩定性。
1、日常維護(每次試驗前后)
1.1數據備份:試驗結束后,及時將試驗數據(如力 - 位移曲線、試驗報告)備份至 U 盤或云端(避免微機硬盤損壞導致數據丟失);定期清理無用數據,釋放硬盤空間(建議硬盤剩余空間≥20%)。1.2軟件檢查:啟動控制軟件前,關閉電腦后臺無關程序(如殺毒軟件、視頻軟件,避免占用系統資源導致軟件卡頓);檢查軟件是否有報錯(如 “通訊失敗",需檢查數據采集卡接線是否松動)。
2、定期維護(每月 / 每季度)
2.1微機清潔與殺毒(每月):用軟布擦拭微機屏幕和主機,定期(每月 1 次)用正版殺毒軟件全盤掃描,禁止安裝盜版軟件或與試驗無關的程序(避免病毒感染導致軟件崩潰)。2.2通訊線路檢查(每季度):檢查微機與控制柜之間的通訊線(如 RS232 / 以太網電纜)是否牢固,接頭是否氧化(若氧化,可用酒精擦拭接頭);測試通訊穩定性(如連續啟動 3 次試驗,觀察數據采集是否正常,無丟點或延遲)。
3、專項維護(每年)
3.1軟件更新與備份:若廠家發布軟件更新(如X復漏洞、優化功能),需在備份當前軟件和數據后,按廠家指導更新;禁止自行下載非G方軟件補丁,避免兼容性問題。3.2數據采集卡校準:聯系計量機構或廠家,對數據采集卡的采集精度進行校準(采集卡精度偏差會導致力值、位移數據失真),校準后保存校準報告,確保符合計量要求。
五、定期維護周期表(匯總)
維護周期 | 維護模塊 | 核心維護內容 |
每次試驗 | 主機/電氣 | 清潔、油位檢查、泄露檢查、急停測試、數據備份 |
每周 | 主機/電氣 | 緊固螺栓檢查、控制柜除塵、接線端子檢查 |
每月 | 主機/液壓/電氣 | 導向機構潤滑、傳感器檢查、伺服電機風扇檢查、軟件殺毒 |
每3個月 | 液壓/電氣 | 液壓油濾濾芯、絕緣檢測、通訊線路檢查 |
每6-12個月 | 液壓/主機 | 液壓油更換、油缸密封件更換、主機同軸度校準、元件老化檢查 |
每年 | 全系統 | 傳感器校準、數據采集卡校準、接地系統檢測、軟件更新與備份、易損件全面更換 |
六、關鍵注意事項
1、禁止超載運行:嚴格按照設備額定力值范圍設定試驗參數(超載會導致傳感器、油缸、機架Y久損壞,且無法X復),試驗前需確認試件預估強度與設備量程匹配。
2、維護時A全操作:液壓系統維護需先泄壓,電氣系統維護需先斷電,禁止帶壓 / 帶電拆解部件;更換壓頭、試件時,需確保橫梁降至A全位置,防止墜落。
3、長期閑置保養:若設備超過 1 個月不使用,需每周開機空載運行 30 分鐘(讓液壓油循環,防止油液凝固或部件生銹),并在壓頭、導向柱表面涂抹防銹油。
4、專業維修原則:伺服閥、傳感器、數據采集卡等精密部件故障時,禁止自行拆解,需聯系設備廠家或專業計量機構維修,避免二次損壞。
七、總結
通過以上系統化的維護與保養,可Y效延長設備使用壽命(一般可達 8~10 年),確保試驗數據的準確性(力值誤差≤±1%)和設備運行的A全性。若出現故障或不確定操作步驟,應及時聯系河北天棋星子檢測設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,切勿盲目操作。